研究科学学习方法 培养终身发展学力——2019-2020-1开学典礼讲话暨《科学学习——斯坦福黄金学习法则》读后分享
2020-05-01
——2019-2020-1开学典礼讲话暨《科学学习——斯坦福黄金学习法则》读后分享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是我校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开学第一天,首先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400多名新同学加入到增城碧桂园学校的行列,祝愿你们能快速融于这个温暖、美好的大家庭。
进入到办学的第七年,我校学生人数突破1500人。同时,我校也迎来了重大发展节点。
首先,我校成为“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程教材研究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基地”。在当前国家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双方将共同探索基础教育课程综合改革的新思路,打造素质教育典型范例。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程教材研究所将协助我校制定具有前瞻性和系统性的5年课程建设战略规划及年度课程改革指导计划,并助力我校课程方案的完善,同时加强校本课程研发、实施方面的专业引领,指导我校形成特色突出的校本课程。在加强学校课程建设的同时,双方还将共同推进课堂升级改革,以教学方式持续改革为抓手,引导老师们创新课堂教育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此外,双方还将在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创新、师资培训、课改试验区际交流等方面深入探讨合作。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基地后,博实乐期待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程教材研究打造范本经验,将中国素质教育推向更高水平。
第二,我校荣获2019年“广东当代特色民办学校奖”。2019 年,是中国民办教育重新崛起、创新发展的四十周年。40 年来广东一直领先全国成为民办教育最大规模的省份。为表彰我省一批优质民办学校,总结40年来民办教育在改革开放中做出的突出贡献和先进办学经验。广东教育学会、广东教育督导学会、广东省教育基金会、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会、广东当代民办教育管理研究院商议,决定对广东优质民办学校进行评选表彰,以典型示范,引领与推进全省民办教育健康持续规范创新发展。我校虽然办学时间不长,但是办学成绩显著、特色发展突出,获得“广东当代特色民办学校奖”。
第三,今年我校迎来第二届初中毕业生参加中考并取得优异成绩。中考平均分576.2分,超过增城区均分45分,超过广州市均分21.2分。55名考生中有20人超过提前批录取分数线,占参考学生总数的36.4%;44人超过国家示范性高中录取分数线,占学生总数80%。刘素彤同学被国家示范性高中、广东省一级学校、广州市重点中学广州六中录取。我校再次实现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培养目标。
相信我们学校在全体老师的不懈追求、在全体同学的不懈努力下会越来越好!越来越有吸引力和影响力。
老师们、同学们,最近微信上一篇《工作10年,年薪100万,被裁只用了10分钟:时代抛弃你,连声招呼都不会打》的推文受到了大家关注。为什么这篇推文能引起网友的极大兴趣进入相继转发呢?我们来简单看看这篇推文的简要内容吧。
前段时间,市值1867亿美元,全球最大的企业软件公司甲骨文,因为裁员而站在了风口浪尖。按理来说,一个公司内部裁员不该有这么大的动静,可一裁就是900人,而且都是各大名校的精英,令人不甚唏嘘。在被裁的中国研发区员工中,绝大多数都是37岁左右的工程师,他们毕业于各大名校,年薪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但如今,他们却只能拿着横幅,在街头喊着口号:可能你会觉得,这是一场针对中国员工的战争。但如果你真正了解这家公司你就会知道,被裁,恰恰是他们咎由自取。原因有二:
第一生活安逸。甲骨文公司中国研发中心,被称为“北京最大的养老院。”这个拥有1600多人的中国研发中心,一向以工作轻松著称。他们每年最多忙一两个月,上班不打卡,工作时间自由,甚至还可以申请在家办公。甲骨文公司待遇高福利好,入职年假就有16天,并且随着工作的年限而增加,每月还有两天的带薪病假,看病全报销,甚至连员工子女看病也能报销一半费用!据甲骨文前员工说,只要在这里每满一年,每周在家工作的时间便可增加一天,也就是说,如果能满5年,那么一周五天工作日都不必去公司上班,有些员工,甚至一年都见不到几次。
第二能力欠缺。在几百名甲骨文中国研发中心员工被裁后,包括阿里、百度、腾讯、华为在内的互联网巨头,纷纷为他们投向橄榄枝。他们在园区内设置了专门的招聘专栏,并且举办了大型的专场招聘。可是,甲骨文员工的表现却让人大跌眼镜,大部分的人都未能通过第一轮的面试,有的即便过了面试,也在技术检测时,被刷了下来。可要知道,当初甲骨文对研发人员的招聘门槛相当高:“必须在清华、北大、上交、复旦和北邮这五所学校读过本科才有资格进,而同时又必须具备硕士学历。”但恰恰是这些名校毕业的学生,却表现出了能力欠缺的一面。
以上两点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即便你曾经是一只战斗力极强的青蛙,在温水里面煮久了,也会慢慢死去。时代抛弃你,连声招呼都不会打。
很多时候,我们常常在自己封闭的舒适圈内,享受着安逸舒适的生活,可要知道,社会在进步,信息在飞速,待我们回过神来,才发现自己已经被时代抛弃。
反观另一件事,阿里巴巴曾以40万年薪招聘资深体验师,看看它们的要求:“60岁以上老人,广场舞KOL(关键意见领袖)优先。”(所谓KOL,其实是英文 Key Opinion Leader 的缩写,中文译名是「关键意见领袖」)当时很多人看到这个招聘广告的时候,很诧异,心想:“年过半百的老人,凭什么值那么多钱。”可令人意外的是,阿里一共收到3000多份简历,最后应聘成功的有:83岁的清华学霸奶奶,62岁的作家大爷,62岁IT大爷……其中,83岁的清华学霸奶奶是十几个广场舞群的KOL(关键意见领袖),经常组织一些线下活动。62岁的IT大爷还带了自己做的ppt介绍自己:“12年淘宝买家经验、芝麻信用785分、熟练操作Photoshop设计软件……”一边是,30几岁的硕士被抛弃,一边是83岁清华奶奶应聘阿里“拼搏”,他们的差距究竟在哪?
事实上,当你比别人多掌握一门技能的时候,你可能就多了一次选择的机会;当你比别人多读一本书的时候,你可能就多明白了一个道理。这个世界从来都不缺少坐享其成的人,而是缺少创造者、实践者和经营者。你走过的路、见过的人、看过的书,学过的东西,最终都会回馈到你的身上。
曾有人问:“毁掉一个人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其中有一个答案令人印象深刻:“就是让他好好上班,然后给他足够的安逸。”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一些人总在昼夜不停地运转,而另外一些人,起床时才发现,世界已经变了。就像我们同学,学习就是我们的工作,要想取得优异成绩,不花功夫是绝对不行的,不付出哪里会有收获。当你学习三心二意不努力时、当你觉得你学习很轻松时,这就意味着你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你没有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你总有一天会被其他努力者超越。
我们作为未来世界的主人,要怎样做才能不被未来抛弃呢?我想我们从小掌握科学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是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之一。为终生学习打下基础,为未来融于社会社会、适应社会发展进而能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一份力量打下坚实基础。
谈及学习,想必每个人都不觉得陌生。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学习几乎可谓是“最熟悉的陌生人”。熟悉是因为人们耗费多年光阴和书籍墨香相伴成长,陌生是因为常常不得要领而在学习中处处碰壁。为什么有人一学就会,有人却一窍不通?为什么有人一听就懂,有人却云里雾里?为什么有人一做就成,有人却屡屡失败?大家都是人,为什么就差那么远?
事实上,那些成功的实现了目标的人很可能只是因为懂得三个字——“会学习”。他们运用了正确的学习方法、起步早,于是每天就比身边的人多收获一点、多成长一点。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千万不要小瞧这日积月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就好比滚雪球般的复利(复利是指一笔资金除本金产生利息外,在下一个计息周期内,以前各计息周期内产生的利息也计算利息的计息方法。)走得更早走得更快、走得更稳,自然就走得更高、走得更远。
科学家开始对不同的学习行为进行深入的研究,逐渐形成了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学习科学”,旨在帮助人们对学习行为建立更科学的理解,并指导创新学习方法的设计与实施。学习科学在全球范围内已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科学家、企业家等最具影响力人群的高度重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先后投入5亿美元专门用于学习科学的相关研究,使得近15年该领域飞速发展。2018年,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首次设立了专门针对学习科学的资助门类,彰显了国家对这一领域前所未有的重视。
其次,终身学习是一种与科学学习相辅相成的思维方式,我们要从小养成终身学习的思维方式。从个体层面来看,终身学习能够帮助人们更有效地应对各种挑战。未来已来,各种改变和位置已经悄无声息地潜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传统的一次性静态学习已经无法招架即将要应对的挑战。如果再单纯地把学习丢给父母、学校,而不主动为自己的学习负责,那么残酷的现实会成为你的老师。只有秉承着终身学习的态度并结合科学的学习方法,在生活中利用一切机会开展多元的、动态的自主学习,才是新时代的人生赢家之道。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本书《科学学习——斯坦福黄金学习法则》,作者丹尼尔·施瓦茨。丹尼尔·施瓦茨是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是教育学领域的重量级人物,在学习科学基础理论与创新教学方面的研究中取得了很多重大成就。这本书设计的学习方法包括知识获取、记忆塑造、技能提升、问题解决等,完全可以运用到学习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下面我选取了书中一两个章节的事例跟大家分享一下其中了一两种学习法则。
A归纳类比——发现蕴含的共通原理
归纳类比指的是探寻各种事例之间内在相似性的学习方法。运用类比不仅能帮助学习者理解其中蕴含的规律原理,还能提升在新情景中运用这些规律的灵活性。我们不妨来尝试一下。
洪水之于水滴,好比( )。
①沙滩之于海浪 ②沙漠之于绿洲 ③暴雪之于冰柱 ④泥石流之于砾石 ⑤倾盆大雨之于水洼
砾(li4):小石块、碎石;砾石:经水流冲击磨去棱角石块。
大家看看选择哪个答案才是正确的?
首先,③和⑤选项看上去很像正确答案,其原因是他们与原词组有着共同的“表面特征”即“水”。所谓表面特征指的是那些一眼就能看出来的特征。不过实际上,这道题中与原词组的逻辑类比更为接近的是④泥石流之于砾石,这是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深层结构”即“本身无害的事物,随着数量的积累会发生质的变化而引发大灾难”。这里所说的深层结构是指元素之间存在的内在关系。因此即便原词组说的是水,答案④说的是石头,两组事物的本质关系依然是相似的。由此可见,利用类比来学习的关键在于,要从外表看似迥异的事物中找到他们的内在共通原理。
类比推理是一种极为有效的学习方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可以加深学习者对事物之间蕴含的共通原理的理解。
在学习之后碰到类似情况时,更有可能主动运用之前学到的原理。
能够有意识地利用类比推理来引导自己思考学习。
C对比组合——辨别关键信息
对比组合是一组能帮助人们观察到细微差别的极为相似的例子。通过对比组合的联系,我们可以提高对知识理解的精度,增强知识的可用性。
下面我们看看第一个例子。这张图展示的是一把剪刀。你可能已经注意到了构成剪刀的基础特征:两片刀刃、两个手柄、中间有一个连接刀刃的螺钉。同时也不难想象出使用剪刀时一开一合的样子,甚至“咔嚓”“咔嚓”的声音。这些其实就是“外行看热闹”所能达到的极限了。
接下来我们把这把剪刀与其他几款放到一起对比,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呢?请大家用30秒时间仔细看一下这些剪刀,带着这个问题思考:为什么剪刀D特别适合剪脚趾甲?
通过对比这组款式相似但细节不同的剪刀,你会发现剪刀D的一些特征是为施加较大的力而设计的:厚厚的刀刃可以剪断较硬的脚指甲;手柄较大可以多个手指一起施力;刀刃较短有利于充分发挥手柄的力量......
让我们再来看看其他其他款式,这时你就能明白每一款的特别之处了:
剪刀A是用来剪裁布料的,它的水平刀背可以贴在桌面上;
剪刀C是为儿童设计的,他的圆形刀头能防止意外戳伤;
剪刀B是理发师精修发型时用的,手柄上的小钩子能让小拇指抵住,从而进行更精确的操作;
剪刀E则是用来剪皮角质,长柄短刃的特征非常有利于精修坚硬的角质。
对于学习者来说,利用对比组合的目的就是为了分辨出例子间的重要特征。下面我们再看两组图。
第一组是通过与小汽车对比,你能发现房子的哪些特征?
第二组是通过相同类型的房子对比,你能发现左边房子哪些特征?
我们发现通过与小汽车对比,能发现的特征与类别有关,比如左图就是房子;而通过与类似图形的对比,我们会发现更多精准的细节,从而更清晰准确的认识事物的细节特点。
对比1,门把手在们的左侧,且门稍微高出地面;
对比2,屋顶没有屋檐;
对比3,烟囱顶低于房顶(进而发现这个设计有问题不利于烟尘上升)。
在区别事物的过程中,人们学会从“感觉”(视觉、味觉、嗅觉)中“感知”规律。对比组合把几乎分辨不出来的事物并排放在一起,帮助学习者练就“火眼金睛”的知觉能力。
老师们、同学们,从上面几个例子,我想大家能感受到科学学习法则的强大魅力,这本书包含的内容远远不止这些,希望我们的老师、同学、家长能认真学习研究这些法则,并将其运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学习实践中。
我们处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必然会促使教育产生重大变革。这种变革主要体现在从过去传统的老师教到现在学生自主学的过程。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载体,也不是知识的权威。学生可以在泛学习中获取信息。但是信息不是知识,更不是智慧。培养适应时代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仍需要教师的引导,帮助大家解决困惑。老师是同学们学习的引路人,更是跟大家一起学习的伙伴。我们要一起进入学习的新境界,努力做到:
研究科学学习方法,
运用科学学习方法,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培养终身学习思维方式,
追求终生发展,
为今后能贡献社会打下基础!
学习新境界,人生新高度!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李瑞
2019.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