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不再难 “微写作”来帮忙——记我校2018年小学语文校本青年专项课题开题报告会
2018-10-17
金秋送爽,凉风习习,在这丰收的十月里,我校小学语文组申报的校本青年专项课题《读写结合原则下小学语文“微写作”教学策略研究》于2018年10月16日在大会议室召开开题报告会。我们特邀请增城区教育局教研室伍敏勇部长和石滩镇教学指导中心管照生副主任莅临指导。
报告会由刘翠银老师主持,在与会人员的热烈掌声中,开题报告会正式拉开帷幕。首先由李校长为指导专家颁发“课题指导专家”聘书,并宣读课题立项书,对专家的莅临指导表示感谢。
紧接着,由课题负责人卢晓珊老师为大家解读开题报告。在报告中,卢老师详细阐述了课题研究的意义,科学界定了课题的基本含义,诠释了课题的理论价值。并且从项目研究的科学依据、研究内容和预期成果、采用的研究方法、实现项目预期目标已具备的条件这四个方面进行详细讲解。
卢老师在报告中谈到,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标志,但目前小学作文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学生不爱写作,不会写作,老师不知道如何教学生写作。针对如此现状,经过长达五年的深入研究,我们利用最实用而又有效的方式进行作文教学的改革,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经过探讨,我们认为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规律是先积累后倾吐,根据这一认知规律,提出了阅读、模仿、创新的作文教学改革之路。本课题重点讲述的就是模仿阶段,如何利用语文教材中提炼的读写结合训练点对学生进行微写作的尝试与指导,针对低中高三个年段的“读写结合”形式,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
两位专家对我校小学语文教研组开展的课题研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们一致认为课题研究的内容和形式有创新和可操作性,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针对课题报告书中存在的不足,两位专家也是直言不讳。如何使研究的方向和策略更加明确,管主任建议我们应该注重细节和严谨性,使分散的微写作训练,能够有机地融合成一个整体规划;如何区分研究意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三者之间的关系,伍老师用了一个巧妙的比喻来阐述,使在场的老师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专家的指导使我们受益颇深,为我们课题研究顺利地开展,指明了方向。
最后,李校长就校本科研课题研究讲了话。他认为,语文组开展的课题研究在校内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并着重强调要继续加强“三级教研”、“三级科研”以及“三级专业发展组织”建设,希望老师们能在做课题研究中学做课题,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以科研引领教研,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最后,卢老师表示,我们要以课题研究为基础,以科研型教师来要求自己、鞭策自己,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心愿,以科研促发展,以课题兴课堂。而我校也会一直坚定实施“科研兴校”的方针,让科研之花盛开在校园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