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展风采,集思广益促成长——记18-19-1小学部数学教研组教研活动(二)
2018-09-30
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增强教师教育教学的研究能力,有效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我校数学组开展了以“说课”和“同课异构”为形式的教研活动。
第三周周三,张小娴老师和李亚斌老师分别在组内进行了“七说”说课。张小娴老师的《减数的初步认识》,李亚斌老师的《毫米的认识》,他们都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法学法、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七个方面进行了透彻的分析和阐述。课后,针对两位老师的说课过程,各位老师群策群力,纷纷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这会使两位老师进一步优化教学流程,为下周的“观课、评课”做好准备。
第四周周三,一、三年级全体数学老师进行了“同课异构”。执教的6位教师用不同的构思、不同的侧重点对授课内容进行设计,向大家展示了风格迥异、精彩纷呈的授课流程。每节课都各具特色:张小娴老师深入挖掘教材,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从具体到抽象,从“摆一摆”到“画一画”,“说一说”,学生参与感强,孩子们在各种互动中体验减法的含义;段丽艳老师注重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应该完整以及认真倾听习惯;淡娜老师对问题的设计精准到位,课堂氛围轻松和谐;杨勇华老师以生动形象的微课导入新课,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环节合理,紧凑;陈相奇老师注重学生的习惯培养,注重学生的倾听,规范学生的问答;李亚斌老师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观看微课,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汇报,为扩展课堂教学的容量和深度提供了新的诠释。
几位老师都体现出教师不同的教学风格,赋予了静态教材以生命活力,塑造了各具特色的创造性课堂教学模式。活动结束后,孟思老师和赖晓灵老师作为代表对一年级“同课异构”进行了点评,叶怡老师和谭娟月老师作为代表对三年级教学活动进行了点评。
“教学质量是立校之本。”通过“同课异构”的教学形式,老师们深切地感受到在很多有关“同”的要求下凸现出的各“异”的教学魅力,这无形之中也将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也必将提升我校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