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深刻的“工作反思”——记18-19-2第二次博雅论坛之“蓝青工程论坛”
2019-02-27
苏格拉底说:“没有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的生活。”善于反思是教师成长“最大化”的方式,它能使我们教师在能力的边缘看到成功和希望,因此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需要在反思中前进。2月27日下午,本学期第二期“博雅论坛”如期举行,关文雅、吴寿武、何彦晓三位老师分享了自己最深刻的教学反思。
关老师由自己从小梦想成为一名教师开始引入,分享了作为年轻教师的自己在初中部小组合作模式教学改革下的成长,主要是在课改中得到的感想和心得体会。她巧妙地把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方式运用于作业和背诵中,既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减少了老师的工作量,节约了时间。
吴老师首先讲述了自己从前线教师转变到指导老师的过程中的各种感想,他告诉我们指导老师不是保姆式的,应该是教育式的。在经历台风的破坏以及诺如病毒的防御中,让他深刻认识到指导老师的重要性,同时改变了他原来“一线老师才是学校核心”的片面认识。吴老师爱中透严,严中有爱,刚柔相济的教育方式印证了只有融入了爱才是真正的教育。
何老师借“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来告诉我们改变是需要过程的。在发现自身课堂时间利用不够高效时,她认真地听了不少优秀老师的课,并在网上观看各种课堂实录,让她领悟到课堂语言要精炼且要善用鼓励性的语言,从进教室的第一句话开始就要好好地琢磨。为此她还给大家推荐了《教师幽默语言训练》和《教师的语言艺术》两本书。最后,她以“荷花定律”告诉了我们成功需要厚积薄发,需要积累沉淀。
最后,党主任借用荀子《劝学》中的“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来结束此次论坛。此次“工作反思”的分享,让大家意识到教学是需要花心思用方法的,老师的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摸索中不断改变自己,提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