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法守法,争做博雅好少年——记19-20-2七年级第二十周雅言讲堂

2020-07-03

 

结合我校“雅言”教育,选择社会中发生的自然、人文、科技等方面的现象和事件,对学生进行“与时俱进的生活教育”,本周七年级雅言课,邢超主任将民法典带进课堂,为同学们上了一节充满理性与深度的法律小讲堂。

 

“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本节课旨在培养合乎礼仪规范的增碧学子,提高同学们的法律修养。课堂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了解民法典基础知识。编纂民法典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立法任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

 

编纂民法典不是制定全新的民事法律,也不是简单的法律汇编,而是对现行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编订纂修,对已经不适应现实情况的规定进行修改完善,对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有针对性的新规定。

第二个部分是关于民法典编纂历程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支柱,民法典覆盖人民生活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从1954年首次起草民法典算起,中国的民法典编纂之路已经走了整整66年。

 

 

 

 

第三个部分是介绍民法典构成。民法典共7编、1260条,总计10万余字。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

 

第四个部分是对于民法典解读。课堂选取了孙宪忠、肖胜芳、彭静这三位权威人士对于民法典的深刻见解,向孩子们一一展现,鞭辟入里的解读深入人心,令孩子们获益匪浅。

 

课堂最后观看了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案例视频,让孩子们进一步加深了对民法典的了解。

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具有里程碑意义。懂法才能守法,普法育人,我们一直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