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取国学精粹,弘扬传统文化

2022-03-25

三月春风,万物复苏。为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课堂,探索有效教育方式,3月24日在广州市增城区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研讨和专题讲座活动。

本次活动面向全区中小学语文教师,以线上直播的方式由广东南方传媒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广州粤教金版图书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增城区教师发展中心、增城碧桂园学校协办,旨在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及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以中小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

上午9时,活动在主持人的热情欢迎中拉开帷幕。

首先,由华南师大中山附属中学陈海燕老师执教一堂以“孝道”为主题的国学研究课,课上,陈老师首先让学生明确,《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作之一,在《论语》一书所涉及的儒家思想中,“孝”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可谓这种中华传统美德最确切最丰富的诠释,对于当今社会仍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碧桂园学校七年级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色,思维活跃,课堂活动中可见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扎实的基本功,孩子们从传统文化与经典中汲取了精神和心灵的力量,进一步践行“孝为行,敬为信,道为本”,成为一个有温度的人。

课堂结束后,随即由深圳大学国学院国学经典教育研究中心祝安顺主任进行点评。祝教授肯定了这堂课展示了对传统文化的价值与意义,认为本课很好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特色,提到中国文化中更关注的是怎样理解到“孝”,由此自然而然理解经典文化“仁”“义”“礼”“智”“信”的意义。祝教授还强调了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世界观,增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点评深入浅出,旁征博引,深受大家的认同。

随后广东省国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陈春艳教授的专题讲座更是将活动推向高潮,陈教授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的理念与课程实施路径》为主题进一步明确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外延,阐明了如何更好地实施课程建设,为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富有实操意义的意见建议。

最后,增城区教师发展中心李旭明副主任作了指导发言。李主任指出,本次研讨会是增城区学校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起点,今后需要全区教育工作者去思考、去研究、去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