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清明节——第七周增城碧桂园学校国旗下讲话稿(1-3年级)
2019-04-01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我们的节日——清明节》,请大家先看一段关于清明节的视频。
刚才我们随着视频穿越到古代的一个节日,寻根溯源,这正是诗歌“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所提到的清明节气。4月5日,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这天是我国人们祭祖、扫墓、追思亲人的日子。
在中国的节日系统里,清明节是比较独特的。首先,它是一个与传统农时节律“二十四节气”相吻合的节日。它融合了历史上的寒食节、上巳节等节日内容,与农事节令关系密切;其次,清明节的文化内涵特殊,它既是一个追忆和祭奠先人的日子,是肃穆的;也是人们踏青游玩、享受春天无穷乐趣的节日,是欢乐的。
其实,任何一种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最根本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这个文化中有民族精神之魂,不可动摇;一个是这个文化的载体不断与时代融合,有新的载体平台。
新时期的清明节既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又赋予了新的意义。祭祀、踏青等各种传统礼仪、活动,仍然是清明节的主要内容,只是内涵可以更丰富。我们要发扬传统节日,提升作为中国人的骄傲感和自豪感,在清明节祭先烈、敬先贤、忆先人,传承伟大的民族精神。
“祭先烈”,是我们对为国家建功立业的民族英雄、革命志士的景仰,他们没有完成的事业,我们要踏着他们的足迹努力去完成。在清明节,可以组织各种活动,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革命精神,通过“祭先烈”活动进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敬先贤”,是崇敬和追思那些曾经以自己的贤能、才干为社会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文化名人等。“先贤”是社会的脊梁,怀念先贤,有助于推动和谐、文明社会的发展。
“忆先人”,缅怀先人,祭祀祖先。天下之人皆有本源,每个公民各有祖先。正是一代又一代先人的艰难打拼,辛勤的开拓与奋斗,才成就了我们今天继续前行的起点。清明前后,一些地方公祭“人文初祖”,人们回家“扫墓上坟”,满足了海内外华夏赤子致敬先人的心愿,寄托了人们对祖先的追思。
清明节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通过节日、聚会、风俗习惯的传承,它凝聚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抒发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在新时期,继承清明节丰富的文化习俗,弘扬深厚的文化内涵,无疑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应有之义!
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