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仰文化名人——2019-2020-1第十五周国旗下讲话(4-9)
2020-05-19
“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博学雅正少年”
——敬仰文化名人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博学雅正少年”之敬仰文化名人。请大家先看一段视频。
同学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的发展与变迁,几经磨难,几度沉浮,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不倒,究其原因是什么?是文化的力量,是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优秀文化。
文化代表的是一种信仰,一种精神,一种审美意趣和道德修养,它使我们的生活沐浴着光辉和人生乐趣。有了这种精神的传承,在民族危机到来时,就可以“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有了这种精神的引领,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才能“兼收并蓄”,取长补短,大踏步赶超世界发展潮流。
文能治国,武能安邦。中国素来注重以文化治国理政,秦王朝以帝制谋国,十五年而亡,就是缺乏文化主导的缘故;汉代梳理儒家治世文化,从此,仁义礼智信五常辉耀人间。人们安居乐业,圣贤精神灌注人伦,于是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等成为文化领袖。而后,唐代的慧能、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东坡,明代的王阳明等,都成为了当时代的文化翘楚,他们的思想和价值观影响了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之效仿。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近代革命时期的鲁迅,面对积贫积弱的黑暗统治,弃医从文,用笔杆子挥洒爱国热血,用文字唤醒民众自省意识。以他为代表的文化先锋,掀起了一股新文化运动的风潮,被称之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乐坛升起了一颗耀眼的巨星--聂耳,他短暂而光辉的一生,却给我们留下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义勇军进行曲》,激励了无数的中华儿女。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十四个字不仅是无数人的青春回忆,更是金庸先生的一生写照。在有生之年,读者数量就能以亿为单位来计算的作家,古今中外只有金庸一人。据说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人读过金庸的书。
莫言,2012年以他的著作《蛙》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也成为了中国诺贝尔奖获得者第一人。他的获奖,代表着中国作家终于走进了诺奖行列,这不仅是莫言的荣耀,更是中国文学的荣耀。
各个时代杰出的文化名人,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革新,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和发展,值得我们去敬仰和崇拜。我们很庆幸生长在这样一个名人辈出文化兴盛的的时代。作为新时期的青少年学子,我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先辈的民族精神,勤奋学习,努力做一个传统文化的践行者和传播者,讲文明、懂礼仪,熟记经典诗文,传唱经典歌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勤练本领,努力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栋梁之才!
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