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三礼”——2019-2020-1第六周国旗下讲话稿(一至三年级)

2020-05-19

践行“三礼”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践行‘三礼’”——讲礼貌、懂礼仪、知礼节。

请大家先看一段视频。

生活中因为有了“礼”而变得无比美好。

荀子云: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意思是做人没有礼节就不能生活,做事没有礼节就不能成功,治国没有礼节国家就不能安宁。礼是对别人的尊敬和礼貌,是治国的大纲和根本;礼敬的根本内容是约束自己,尊敬他人。荀子这段话是强调礼节的重要性。礼节是一切文明民族的标志之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中国礼节文化绵延数千年,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孔融让梨成为人们传颂的佳话;杨时程门立雪感动老师,得以收之为徒;张良三次捡鞋,得之兵书成为国之栋梁。这都充分地表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礼仪道德的所在。

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礼敬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文明礼节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应该怎样去成为一名讲礼节的学生呢?

首先,要从思想上重视礼节,从“心”出发去重礼。礼从话里来,话从心中来。只有从内心去尊重别人,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举止。

其次,学习礼节重在实践。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礼节是什么?礼节是捡起你看到的垃圾;是打餐时安静有序的排队;是就寝时尊重他人的无声;是在图书馆里的安静,不喧哗;是晚修谈论学习时的轻声细语;是在拥挤的公交车上遇到老、弱、病、残的那句“您请坐”……一声“你好”绽放了你我甜甜的微笑;一声“对不起”融化了我心中的抱怨与冰雪;一句“你先请”换来了别人赞许的目光;一句“我来帮你”架起了你我心灵的沟通。这就是礼节,点点滴滴如同甘露,滋润着每个人的心田。  

在我们的周围,就有许多明礼学礼的典范。看,一年级同学见到老师总会甜甜地“Good morning”;二年级同学排队打餐多有秩序;三年级同学知道了礼让低年级同学。瞧,他们还根据同学们表现每周评选出一名“文明礼仪示范生”和“文明就寝就餐生”呢。

同学们,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礼节,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更是国家的脸面。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以文明的行为来规范。从我做起,让礼节之花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